1905年,,馬相伯創(chuàng)立復旦公學,表示不忘“震旦”之舊,,更含復興中華的意義,。“復旦”二字出自《尚書大傳》中的《虞夏傳·卿云歌》“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1951年,,應陳望道校長之請,,毛澤東主席為復旦大學題寫校名。復旦接到毛主席題名后,,放大復制成校門匾額,、縮小復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箋,、?;铡厴I(yè)證書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震旦學院是馬相伯于1902年創(chuàng)辦,開學一年多之后,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師生憤然退學)。 |
目前使用的校徽于1999年申請商標注冊,,2000-2001年陸續(xù)發(fā)布認證,。校徽為圓形,,“復旦”篆書居中,,英文名上環(huán)繞,創(chuàng)校時間(公元紀年)下環(huán)居中,。 |
1915年,,為紀念復旦創(chuàng)校十周年,時任校長李登輝組織國文系教授商議并最終由馬相伯老校長選定復旦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校訓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眻D為馬相伯題寫的校訓, 刊于1935年《三十年的復旦》。 |
作詞:劉大白 作曲:豐子愷 |
1905年9月14日,,復旦公學正式開學??箲?zhàn)前,,復旦一直把這天作為校慶日。
1937年3月2日,,復旦大學召開校務會議,,把5月5日定為校友節(jié)。1938年5月5日,,復旦大學決定該日為遷北碚“立校紀念日”,。自此,校慶日與校友節(jié)合二為一,。
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復旦大學獲得新生的日子。1950年5月8日,復旦大學召開校務會議,,把5月27日定為校慶節(jié),。自那時起,復旦大學就以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為校慶日,。
Copyright ? 2019 復旦大學版權(quán)所有 滬ICP備:16018209號-1滬公網(wǎng)安備31009102000052